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专栏 -> 三支一扶 -> 服务经历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此生只为兴华夏
来源: 扶沟县人社局 贺义勇  时间: 2020-06-19 10:29:13   浏览 人次
【打印此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2019年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贺义勇,通过层层选拔,经组织分配领导安排,现服务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练寺镇人社所。今天我要发言的内容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这个词是荣誉与责任的象征,人们关爱大学生,尊重大学生,支持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无论何时他们都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而我们作为当代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应主动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走进基层融入基层,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奉献点点滴滴!

做为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我们,刚刚迈出校园,摒弃大城市的繁华与诱惑,毅然决然的选择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偏远地区,上山下乡,走村入户,服务基层。这既是我们勇于承担使命的表现,也是作为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三支一扶大学生,我对国家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有以下浅薄认识。

首先,我认为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还是在人才。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水利、扶贫、基层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有的地方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可以说,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派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将为农村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其次,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对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具有长远的意义。高校毕业生是我们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才作用的发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对于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来讲,并不是无业可就,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需要大量各类人才,但由于这些地区待遇、条件、政策、工作环境和少数领导观念等因素,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并且坚持下去,将会大大拓宽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同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再次,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对于青年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意义。大批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素质的青年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有利于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让他们在艰苦的基层经风雨、见世面,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作为新时代有责任、有抱负、有担当、有文化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我们,在面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时刻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指挥,甘于奉献,奋勇向前,以全部身心和毕生精力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到祖国需要我们去的地方去,到群众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化思想为行动,化行动为动力,化动力为成果,把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投入到为基层服务的实践中去,时刻以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磨练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具体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给自己的未来点亮一座灯塔。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如在大海中扬帆远航,其中的过程是我们丰富自己、施展才华、展现自我的平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能端正我们的人生态度,更能始终引领我们以积极的姿态和面貌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挫败每一个困难。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正确地做出选择,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名三支一扶大学生,要坚持正确向上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自我,要把自己的荣誉同自己的工作岗位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辱俱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学好专业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有扎实掌握好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去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才能真正地有所作为。只有不断去探索学习,不断刻苦完善自己,才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才能为自己立身、为民族立魂、为国家立根。

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无私的奉献回报社会。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作为已经迈向社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应该明白大学教给我们的不仅有专业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一个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要有善良的美德,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要能够团结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将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社会,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崇高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献自己的力量,而这种平凡坚定的力量正是我们三支一扶大学生勇于奉献的精神体现。

同志们,同学们,我们意气高昂风华正茂,像翱翔于蓝天的雨燕,在人生的旅途中,或许会有风雨,或许会有狂浪,但风雨只会使我们更加坚强,狂浪只会使我们更加茁壮成长,我们要在艰难与困苦中更好的磨练自己、完善自己,以更加高昂的斗志,以更加无畏的精神为祖国、为民族的崛起奉献自己的花样年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此生只为兴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