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省人社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总目标,以法治人社建设为主线,始终坚持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法治理念在人社系统落地生根,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政治担当,领导推进机制日益完善。一是落实法治建设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具体安排,立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着眼事业发展新形势,不断夯实依法履职基础,营造人社学法用法良好环境,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压实法治建设政治责任。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厅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厅务会,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用法,引导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提升法治素养,全面提升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坚决扛起新时代法治人社建设的政治责任。三是强化法治建设领导机制。调整厅“法治人社”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强化领导,健全队伍,重塑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法治建设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坚持制度先行,依法履职基础更加夯实。一是落实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机制。认真学习《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三重一大”事项必经程序。全年共召开党组会15次,厅务会4次,研究出台我省“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万人助万企”人社工作举措、强化稳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等重大事项100余项。二是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省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人力资源活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出台《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为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管理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三是出台我省法治人社建设五年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全省人社系统法治建设绘制路线图和施工图,为推进全省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禁越权发文,严审发文内容,严控发文数量。加快推动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全面清理我厅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经清理共保留政策文件1255件、规范性文件873件,宣布废止失效444件。
(三)紧盯规范管理,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培育推荐开封、济源、巩义等6市县级人社局创建“全国法治人社建设示范单位”。组织开展全省人社系统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活动,切实提升基层行政执法水平,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先后分3个批次对各市县人社部门行政执法案卷进行随机评查,全流程检验执法质量,推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经常化常态化。二是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推动基层执法部门深化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扩大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防控制度试点,增加焦作市人社局作为新的试点。探索建立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确立平顶山市人社局作为全省人社系统首批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试点单位。三是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建立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推进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审判活动。全年共办理行政争议案件21件,胜诉率100%。制定我厅行政应诉工作规定,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度,规范行政应诉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参与法律合同审核、疑难案件处置和代理应诉100余次。四是打造普法宣传工作的人社品牌。在全省人社系统开展送法送服务助万企行动、普法宣讲百千万行动、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法治人社文化建设行动。打造濮阳市“人社小姐姐”抖音宣传账号、“开封人社12333”抖音直播间等一批河南人社普法宣传品牌。举办法治人社建设辅导讲座,夯实人社机关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以“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品牌活动为载体,与省总工会、省司法厅共同组织开展全省职工劳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全省职工参与人次达280万,大大提升了职工群众法治素养。
(四)聚焦便民利企,政务服务质效再创新高。一是坚持改革创新,简政放权转职能。聚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完善基层治理、更好服务群众,持续放权赋能,研究梳理县市权限需求,分两批下放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整合审批服务职能,将省本级审批服务纳入省级政务大厅并集中到一个处室统一行使,实行“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审批”。推进行政许可“极简审批”,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细化承诺方式和流程,明确监管细则,制定标准化的告知承诺格式文本。开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完成行政许可基本要素的确认、填报和汇聚工作。二是注重数字赋能,流程再造提速度。以政务数据共享、协同应用为支撑,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优化。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针对稳岗补贴等惠企政策,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精准定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免填表、免跑腿、免申领”。推进高频事项“免证即办”,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和电子材料汇聚,强化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支撑,持续规范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压缩申请材料100余份,企业群众办事“证照、材料可免尽免”。三是聚焦便民利企,主动靠前强服务。合理确定进驻事项、优化简化办理流程、编制办事指南,全力推动我厅90个审批服务事项进驻省级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办理,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一门”“一站式”服务。紧扣时间节点,加强沟通协调,推动32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跨省通办”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深入开展“全员走流程、业务全覆盖”专项行动,组织各级干部职工15200余人次进行角色互换,全流程体验改进人社政策和业务经办流程,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疑难问题1800余项,切实提升人社服务质效。
(五)加强统筹规划,人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制定公布行政执法“四张清单”。规范了8种不予处罚、3种从轻处罚和3种减轻处罚的情形,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为企业发展打造一个包容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对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人社领域涉及的70个指标,逐条梳理、逐项分析,引导市县基层准确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和方向,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监管效率,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打造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版。三是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两强化两提升”行动。以实现“六最”营商环境为目标,对照去年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全省人社系统改进措施,实施“两强化两提升”行动,明确12项工作举措,动员全系统力量共同推进。四是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建立“月调度、季走访”工作联络机制,统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企业及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政策宣讲、专题培训及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大政策解读,宣传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我厅的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放管服改革推进不平衡,人社服务仍存在提升空间;法治素养不均衡,基层人社部门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普法宣传创新不够,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还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大。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人社法治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聚焦法治人社建设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履职尽责,用高质量的法治保障高质量的发展。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制定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执法行为监督管理。二是切实加强执法监督。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人社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行政执法日常监督机制,组织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严格规范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是创新改进执法方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四张清单”,探索建立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积极推动服务型行政执法和“放管服效”改革深度融合。四是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深入实施全省人社系统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行动,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加强府院联动,认真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五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普法惠民行动。六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推进事项清减压,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探索实行惠企惠民政策极简审批、免审即享、免证可办,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特此报告。
2023年3月27日